肝炎早在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开始流行, 1908至1944年通过研究,确定的病毒分两型,指的甲、乙肝,60年代实验证明有两种肝炎,MS-1甲,MS-2为乙,1963年美国布鲁波哥等研究发现(乙肝表面抗原)从此后人对乙肝病的研究取得进展,1970至1971年科学家才真正能鉴定乙肝的HBV病毒,表面成分为HBsAg,核壳成分为HBeAg和HBcAg,从此检测乙肝的“化学分子析”方法掌握,1973年发现HBV病毒颗粒(用DNA能查核糖核酸抗增量)当前能真正查得出病毒数只有UK动态测量法,可惜只是局部使用暂时无法普遍。肝炎只是一个总称,有乙型肝炎,丙型肝炎等等,如果是乙型肝炎,也就是所谓的乙肝是有传染的。
药物性肝炎是属于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有两种情况:一种是药物的毒性作用,如多种抗癌药可能直接或间接损伤肝细胞。另一种与病人的特异性体质有关,也就是说,某一类人用某种药后会发生肝损害,发生率较低,但无法预测。有青霉素过敏、哮喘、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体质的病人应慎用或避免使用磺胺、对氨基水杨酸等药物,以免发生肝损害。 肝炎是指肝脏发炎,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肝为分别是病毒性肝炎、酒精性肝炎、药物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,其中只有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,只要停止使用有关药物,就能终止肝损害。
为了健康考虑,一般人每年都该去体检的,乙肝方面的,检查两对半及肝功能两项基础指标,建议去抽血检查下,如果没有抗体还需注射疫苗,有了抗体就不用担心太多了。